2007-02-11
《老子》有言:“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”。万物并非从来就有,而有一个生发的过程。在人类的认知领域考察这一点特别有趣。比如四个方位概念(东、西、南、北)渗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,确定方向、盖房、修路、城市规划等等。可是认真想一下四方的概念,其实一点都不简单。 它们的建立需要对太阳、星辰的运行有充分的认识。一旦当这些符号创造出来,就会影响人们以后的生活,并且人们也开始习惯与之为伴并渐渐忘却了它们的创造史。
2007-02-11
如左所示是金文的“學”字。字的上半部分有多种解释:双手结网、双手构木、双手摆弄算筹。字的中间部分,有释为屋子,有认为只是一个分隔的符号。字的下半部分,没有疑义,是一个“子”字,即孩子的意思。三部分合起来,是孩子学繁难之事的意思。
2007-02-11
还在读本科的时候,经常去一位老教授家做客。老教授深谙书法,每每写字自娱自乐。记得有一次,老教授用篆书写了“道灋自然”四个字挂在书房里, 然后给我解释每个字的来历。如果没有记错的话,“道”是面对歧途,“灋”是水和断案的怪兽,“自”就是鼻子,“然”是狗看着火上的烤肉。原本熟悉的汉字一旦恢复它古老的面目,对文字的体会似乎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。
2007-02-11
置身于都市钢筋水泥的森林里,生活的毁人,生趣的消弭,如影随形,挥之不去。夜深人静,尤其是一窗明月的夜晚,读一读唐诗,吟一吟宋词,是我理想的心灵归依,也是一个个体生命可以固守的生存方式。
2007-02-11
王佐良译培根之《论读书》:读书足以怡情,足以傅彩,足以长才。其怡情也,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;其傅彩也,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;其长才也,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。